別拿痛經不當事!需警惕這幾種婦科病
原發性痛經的原因
多數人青春期的痛經屬于原發性,常見在經期前或經期發生下腹部疼痛,常伴隨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瀉等,嚴重的可出現面色蒼白、手腳冰冷、冷汗淋漓等癥狀,并伴隨月經周期反復發作。經痛主要是氣滯血瘀,經行不暢順所致,治療的方法主要以調理氣血為目標。
常見4種疾病引起繼發性痛經
①子宮內膜異位癥:
好發于28—40歲的女性,因子宮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“安營扎寨”。受卵巢激素影響而增殖、出血,由于經血不能流出體外,刺激周圍組織,引起子宮肌收縮或組織纖維化而誘發痛經。痛經持續時間長(可能整個月經期或經后),如果月經干凈后出現下腹疼痛,則是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癥。
②子宮肌腺瘤:
多見于40歲以上,多發于產婦、多次人流刮宮婦女。
③宮頸或宮腔粘連:
多見于反復人流、子宮內膜結核等患者。
④慢性盆腔炎癥:
下腹持續性疼痛,可放射至腰部,有時伴肛門墜脹感。
繼發性痛經的病因較復雜,多數痛經即使通過分娩也不會得到緩解,有的甚至還會影響生育從而導致不孕不育。
上海嘉華醫院婦科醫生提醒:一旦女性有持續痛經難忍的情況,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,不能掉以輕心!長期痛經的女性應做個婦科檢查或盆腔B超,看看子宮和附件有沒有問題。